三国群英传7演义版V1.9HD+专用修改器 (大小:3.5GG)
作者:关云长_
简介:三国群英传7演义版V1.9HD+专用修改器,此版本适合轻娱→万人战场+兵种炫+必杀猛+造
页面导航
《三国演义》的作者普遍认为是罗贯中(约1330年-约1400年),他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、戏曲家。以下是关于作者及作品的简要说明:
- 朝代:元末明初(生活于14世纪中后期)。
- 籍贯:关于其籍贯存在争议,主流说法为山西太原(一说浙江钱塘或东原)。
- 其他作品:除《三国演义》外,还创作了《隋唐两朝志传》《残唐五代史演义》《三遂平妖传》等,并参与了《水浒传》的部分编写(一说施耐庵为《水浒传》主笔,罗贯中为整理者)。
- 历史基础:小说以陈寿《三国志》和裴松之注为基础,结合民间传说、戏曲杂剧等改编创作。
- 成书时间:约完成于明初(14世纪末),最初书名为《三国志通俗演义》。
- 版本演变:现存最早刊本为明嘉靖壬午年(1522年)的《三国志通俗演义》。清代毛纶、毛宗岗父子修订后形成通行版本(即“毛本”),沿用至今。
尽管主流观点认为罗贯中是《三国演义》的作者,但学术界仍有部分争议:
- 史料记载:明代《录鬼簿续编》最早记载罗贯中为作者,但未明确提及《三国演义》。
- 版本题署:早期刻本(如嘉靖本)署名“晋平阳侯陈寿史传,后学罗本贯中编次”,但清代“毛本”删去了罗贯中的署名,导致后世一度混淆。
- 集体创作说:部分学者认为,《三国演义》可能是在长期民间说书、戏曲基础上经多人整理而成,罗贯中为集大成者。
- 文学地位: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,被誉为“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”。
- 文化影响:塑造了诸葛亮、关羽、曹操等经典人物形象,影响了东亚文化圈对三国历史的认知,并衍生出大量影视、游戏(如《三国杀》)等作品。
罗贯中被普遍视为《三国演义》的作者,但成书过程融合了历史、民间传说和集体创作智慧。这部作品不仅是文学经典,更成为中国文化中“三国热”的源头。
>>查看所有长评<<